我家孩子养成了睡前读书的习惯,无论睡的多晚,无论前一秒玩的多欢,只要停下来那一刻一定说要读书。每晚至少要读三本,读完书之后才肯睡觉。
孩子现在四岁多,之所以爱读书,大概因为从不到一岁的时候就把书当玩具。
记得她7个月大的时候,我在王府井书店买了一套触摸书,一共四册,书中的色彩特别鲜艳,书里的小狐狸有着红色毛绒绒大尾巴、小鸭子有着黄黄的羽毛、柔软的婴儿盖毯、还有小皮球等等摸起来像真的一样。
我清楚的记得,当我拿给她时,她在奶奶的怀里,见到书后啊啊大叫,伸手扑了过来。给我带来的是惊喜,见证了一个婴儿用她的方式表达对书的喜爱情形。
在办银行信用卡时,有选择礼品的机会,我选了一本有声布书,布书也是陪伴孩子比较久的,那段时间,我一下班就看见孩子在玩那本书。
一岁半时买了专注力相关的书,左边是大图,从右边页里找出对应的小图,孩子也是比较喜欢的。
两岁的时候会给她读小故事书,薄薄的一本,我们叫“小人书”一套下来大概一百多本,刚买回来的时候,孩子会一本接一本的让我们给读,并且要读上好几遍。
两岁半就开始读绘本了,最开始是我每个月给她买一套书的频率,等到三岁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同事、我的姐姐、弟弟家孩子之前看过的书,都给了我们,现在家里的书也分不清哪本是自己买的,哪本是别人送的。其实这个不重要。
上周六,在家整理图书,整理好后,看着一排排整齐的图书,真心感慨现在的孩子,这么小有这么多书读真是幸福。
想起自己小时候,无书可读,那种对书的渴望的心情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在一年级时,有个同学的姐姐因为很小的时候夜里发烧治疗的不及时因此失了声,到了学龄的年纪无法入学,乡里有希望工程的赠书,给到她,被妹妹带到学校,我们全班同学如获至宝,那本大开本的一千零一夜,看了好几遍,特想自己也能拥有一本。
二年级时,因为我和弟弟成绩好,在读高中的大姐送给了我一本作文书,送给弟弟一本故事大王,我们有了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上三年级时,学校有了图书室,每人每次可借5本书,那时候最爱童话,记得那年中秋节假期,赶上秋收,上午掰完玉米,中午开始往回运玉米,车走后需要留人看着剩下的玉米,我拿着一本童话书,坐在玉米秸秆上,如痴如醉的读着,有时累了就仰卧着,在蓝天白云下,秋风阵阵袭来,刮着玉米叶沙沙作响,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感到无比幸福,是书带给一个9岁孩子的快乐。
初中后我竟然爱上了政治课本,一遍一遍的读,还喜欢摘抄名言警句。
高中时喜欢阅读散文;
大学时喜欢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简爱》等等都是在那时候才开始读的。
毕业后,大概从2015年那一年开始每个月都要给自己置办一次书,每次3-4本,书的品类有点杂,最后搬家就变得很“沉重”。有些书被回收网站回收了,看着被别人买走的信息提醒,很是开心,书本在传递,希望带给别人快乐。
现在依然有看书的习惯,但大部分时间是读电子版的,遇到特别喜欢的再买纸质版的书来读。
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可以提升认知以及改变思维、增加气质改变谈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等等。
我想哪怕是为了消磨时间,读上几页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