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道德经悟读46
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国家间相处的和睦之道。战国时期,国家(诸侯)间征战频繁,民众灾难深重。老子希望大国能够护佑小国,国与国之间相安无事,和平相处。老子的立场,始终是站在民众一边的。然而在今天的视角看,国家间能否和平相处,往往由大国、强国决定。
大国、强国的欲望,是兼并和畜养小国、弱国;而小国、弱国的愿望则是与大国共处。在这两者的关系中,最主要的一方是大国、强国。我国的立场,也始终是站在民众一边的。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美西方国家为了称霸世界,自恃强大而凌越弱小,不惜让国家间发生战争,甚至让世界变得更烂。这样的霸道行径,不可能赢得小国的信服,注定不得善终。
第72章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 dǐ ],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治理国家(社会)奉行天道,没有比爱惜物力、收敛精神更好的了。珍惜物(精)力、积蓄元气可以更加安然(早服)、舒缓。安然舒缓就是在蓄养德性(静而处之)。静而处之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完成(成功)的;无不克,也就无法预计他的能量。具备了这种无法预测的能量,就可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依据天道来治理国家,国家就能够实现国泰民安。这就是(依据道的规律来修养德性,治理国家)根扎得很深,基础打得很牢,元气积蓄得厚实,国家长长盛不衰,永葆活力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