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服务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做优“三边服务” 解决养老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27 09:45:30   浏览次数:671  发布人:b07a****  IP:117.173.23.***  评论:0
    导读

    本报记者 冯 佳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为了让老年人享受到“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聚焦老年人需求,不断加大政策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各类资源,着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团队提供优质服务4家养老服务机构辐射8个


    本报记者 冯 佳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为了让老年人享受到“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聚焦老年人需求,不断加大政策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各类资源,着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专业团队提供优质服务

    4家养老服务机构辐射8个街道73个社区(村)

    在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理疗室,10余位老人边做理疗边聊天,见记者进屋,正在烤灯(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的杨奶奶大声地说:“我3年没治好的关节积液,来这1个月治好了,一次才一块钱,太实惠了!”72岁的杨奶奶在中心推荐指导下进行艾灸和烤灯,效果显著。

    中心负责人韦慧介绍:“环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由徐州社康养老产业集团老年服务中心运营,工作人员都是养老机构的专业团队,康复理疗仪全是医用的,操作员也是专业理疗师。”

    在佳和养老综合体10层的大楼,涵盖了徐州市佳和中心厨房、铜沛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佳和颐养院。六楼以上是养老院,四楼五楼是养老院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共用的康复、理疗、娱乐活动中心,徐州市佳和中心厨房设在二楼。据了解,仅在大楼里用餐的老人每天就有300多人,参与各种活动的每天达500人。

    2022年,鼓楼区把辖区内8个街道73个社区(村)划分成四个片区,由区民政局统一组织招投标,实施区域化、连锁化、专业化运营,中标单位要求在本地有养老服务场所,负责片区内居家和社区养老设施的运营、政府购买服务落实、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等,把专业服务模式和服务标准向社区辐射,向老人家庭延伸,要求中标单位务必保证入户服务人员专业性和稳定性,提高老人对服务的认可度。

    以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由各街道、社区自己找服务团队,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运营不够规范,导致有的居家和社区养老场所闲置、挪作他用,造成资源浪费,老年人也没多少体验感、获得感。

    现在连锁化运营后,服务团队依托母机构、母公司调配资源,统筹安排。“比如带老人到远郊或县里踏青旅游。我们统一组织,各个站点汇总人数后,公司安排车接车送,负责午餐。每个站点派人跟车,负责引导、保障老人安全,每位老人只收几十元,每次外出老人都很高兴。”徐州社康养老产业集团总经理王志福表示,“服务量做起来,成本自然摊薄,利润也就有了,这是一个两个场所运营不能比的优势。”

    40个小区物业加入养老空间布局

    就近“进站”服务延伸至小区

    自从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鼓楼区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3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享受到了日托、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助餐、助浴、助医、文体活动等多种服务,老年人满意度持续提升。

    “我们调研发现,距离远是影响老人参与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鼓楼区民政局局长张敏说,鼓楼的各个社区(村)多为一个大的或多个小的小区组成,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一般一个社区(村)建一个,老人参加活动、就餐要穿梭各小区和马路,不仅不方便,还有交通安全隐患。鼓楼区今年在全区选取40个小区开展试点,推广“物业+养老服务”,支持小区物业因地制宜多点布局小型养老服务点。

    在凯旋门小区,两层约300平方米的物业用房,今年开始变成了小区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挂上了“物业助老服务站”的牌子。小区物业主管朱清说:“我们和社区想尽办法整合场地资源,改建了助老服务站,老人可以过来健身、打牌、娱乐。”他们还会定期看望空巢老人,节日组织老人一起活动,定期提供磨刀、刷地垫等贴心服务,非常受居民欢迎。

    据了解,鼓楼区每个小区养老服务站片区运营机构都会派一个人驻点引导老人,配合社区、物业开展助老服务,真正让老人体验家门口的便捷养老服务。

    多元为老团队联手保障

    多样化“上门”服务送到老人家中

    “有一次我头晕,工作人员正好来,给我量血压、吃药,还打扫卫生,我特感动。她还每天电话、微信问候我。”家住祥和小区的独居老人庞奶奶,每月享受两次居家上门服务,赞不绝口。

    “老伴不能动5个月了,前不久我下楼扔垃圾,手机响了,监护系统提醒,社区工作人员、医生也打电话询问情况,原来是老伴不小心碰到了紧急呼叫器。”70岁的吴奶奶家同时享受到家庭养老床位和适老化改造政策,每周医生都会上门都检查老人身体,传授家属照护技巧,“用人家教的方法,我自己都能帮老伴翻身、擦洗了,老伴卧床5个月也没长褥疮。”

    去年开始,鼓楼区对全区1.2万名孤寡、独居、失能、80周岁以上高龄、失独、中重度残疾等重点老年群体进行综合能力评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鼓楼区户籍的9类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累计对912户家庭成员有失能失智或重度残疾老年人的低保家庭及低保标准2倍以下的低收入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家庭等7类家庭的实际问题,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对210位失能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配备家庭养老床位,安装护理床、呼叫应答、信息传输等设备,购买第三方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每月提供4次生活照料服务、康复保健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家庭照料者指导等,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机构养老的基本待遇;全区4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4.2万余名老人提供居家医疗和护理服务,实现“兜底”帮扶;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联动,与困难老人“一对一”结对帮扶,实行积分兑换激励回馈机制,激发他们持续参与动力,今年以来鼓楼区开展志愿服务2万余次,惠及3.2万名老人。

    “丰富多样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是区委区政府积极应对老龄化,主动担当作为的生动体现。为了更好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完成上级部门规划任务基础上,将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补贴、适老化改造设备全部提标扩面,区财政为此多支出300余万元。”张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拓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促进养老服务范围增大、服务增效、精准多元,让养老服务更加优质有效,老年人获得感更强!”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b07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oy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