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
石鲁是长安画派的主要创始人,原名冯亚珩,1919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
他在家族中排行老九,后来他还刻了一枚印章“冯门九子”,在他后期的书画作品上经常见到。
石鲁的祖上原本住在江西景德镇,后来靠贩卖藏红花和棉花发了家,就迁居四川,在那里置办了几千亩土地。
石鲁的祖父还是同盟会成员。
冯家在当地是最大的大家族,石鲁是个标准的富家子弟。
冯家很重视教育,自家就建有藏书楼。
石鲁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
石鲁的二哥名叫冯建吴,是四川地区颇有名气的画家。
1932年,冯建吴与友人一起,在成都创办了东方美术专科学校。
1934年,年仅16岁的石鲁进入这所学校学习绘画。
东方美专时的石鲁
(后排右一为石鲁。)
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在仁寿县文宫镇小学当了一名美术教师。
1938年,他回到成都,考入华西协和大学文学院的历史社会学系。
不过,仅仅到年底,他就因为成绩不合格离开了学校。
虽然在校时间短暂,石鲁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影响,开始关心时事。
这一点,也影响了他后来的艺术创作。
1940年,出于对革命的向往,他辗转来到了延安,进入西北文工团,做舞台美术。
就在这个时期,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石鲁”,因为他特别崇拜两个人:石涛、鲁迅。
在延安十年,石鲁的艺术创作十分广泛,雕塑、街头漫画、舞台设计、信天游……
为了收集素材,他还画了大量的人物速写和素描。
1947年速写人物
在不断的速写训练中,他的造型能力逐渐增强。
除了速写以外,创作数量最多,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木刻版画了。
后来他的许多作品都可以看到木刻的痕迹。
群英会
这是画家在1946年创作的版画《群英会》。
画中,房间里坐满了佩戴大红花的劳模。毛主席坐在正中的位置,与劳模们在亲切交谈,场面十分热烈。
新中国成立以后,石鲁出席了全国第一届文代会。
之后去往西安,参与筹建了西北美协,并做了《西北画报》的主编。
这时,他的作品主题,从表现革命战争转变为宣传新中国的欣欣向荣。
幸福婚姻
《幸福婚姻》创作于1952年,此画为宣传新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而作。
画中描绘了一对新婚夫妇喜气洋洋地走在院子外。
大门上的对联点名了主题:
“互助生产大丰收,婚姻自主全家福。”
这幅画完全遵照了当时大力宣传的“新年画运动”的固定形式。
之后,这幅画被印成年画,传播到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