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流云在草青青
因为吃的不是一口锅里的饭,这饭也不是同一时间,按照同一配方熬制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是职工养老保险,制定法定退休年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对退休年龄的规定才会不同。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分为两种,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个险种相对独立,制定政策的前提和背景不同,不能片面看待,感性混淆。
农村妇女60岁退休的,是因为她们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同样是农村妇女,如果是在用人单位或以个体户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非技术岗或管理岗的50岁退休,技术岗或管理岗的55岁退休。所以是不是来自农村的妇女不是症结,参加的是哪种养老保险才是根本。
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两个完全独立、性质不同的险种,在相关制度制定的时代背景上及很多方面没有可比性。
比如缴费标准和缴费形式就很不同,养老金待遇也不同。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高,待遇也高。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低,待遇也相对低。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早在1992年起,就开始陆续在各地正式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保障功能已日臻成熟。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比较高,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每年缴费标准至少也要达到六七千,将来还会逐年明显提高。目前全国退休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为3037元左右,可以为晚年生活提供基本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09年才开始试点,成立时间短,缴费制度和保障功能不完善,没有建立统筹基金,政府在财政上进行了大幅度补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比较低。多年来很多地区每年的最低缴费标准仅为100~200元,缴费标准提高相对缓慢。居民养老金月人均水平仅为165元左右,目前还不能充分发挥基本保障功能。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成立时间早,法定退休年龄确定的时间背景也就比较早,那时候的人均寿命比较短,对女同志胜任工作的年龄评估不同,也没有涉及到延迟退休的话题,所以当时女同志的法定退休年龄定得比较早,女工人50岁或女干部55岁退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起步晚,法定退休年龄确定的时间背景也就比较晚,这时候人均寿命已经大幅提高,并且延迟退休已经提上日程,所以女同志的法定退休年龄定的就相对晚,一律60岁退休,和延迟退休年龄更容易衔接。
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已是大势所趋,铁板钉钉。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已经没有纠结过往的必要了,毕竟人和时代总是要向前走的。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期间延迟退休即将落地,届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法定退休年龄都会重新梳理。届时,女同志的法定退休年龄有望实现基本统一,无从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