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是不可以随随便便补缴的,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补缴养老保险的政策。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社会保险。但是灵活就业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是自愿性的。
2016年,人社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
第一、各地不得违反国家规定采取一次性缴费的方式,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等不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纳入参保范围。
这主要指的是有一些地方将失地农民等群体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纳入养老保险,直接享受养老金。
其实,在过去各个地方确实出台很多补缴保险的政策,只不过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初期,为了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而实施的临时性政策。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相关政策也陆续取消了。
第二、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允许自谋职业等群体参加社保是自愿选择的,实际上无业、失业人员是没有在参保范围内的。如果个人选择停保也是选择了放弃缴费,因此不允许其补缴也是正常的。
第三,对符合国家补缴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缴纳滞纳金。
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违法行为,导致职工的社会保险没有缴上。因此,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维护职工的权益。
现在实行的是企业不缴纳社保,职工个人社保也无法缴纳的情况。这实际上也是提醒劳动者,如果默认企业违法不缴纳社保的行为,自己利益也是要受到损失的。
本身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是最有发言权的。关于劳动者和企业串通一气,当企业没有任何财产之后再进行维权,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国家。
不过,国家去年出台了临时性政策,对于2020年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选择任意时间补缴。今年补缴需要按照今年的最低缴费基数缴纳。
国家不鼓励补缴养老保险的原因。
如果是国家有政策补缴社保,对于养老保险基金还是有很多不好的影响。
第一,影响参保缴费积极性。很多年轻人是不愿意缴纳社保的,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本身收入就不高,还需要承担房贷、车贷、抚养孩子的费用,在缴纳社保以后可支配收入就更少了。如果等到年纪大了之后一次性补缴,实际上是对过去每月按时缴纳社保年轻人的不公平。
特别是从年轻到年老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人究竟能活几岁呀?谁能知道呢?
这种情况,很多人会保持观望态度,影响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第二,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我们的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并不是自己给自己储存的养老钱,而是通过年轻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供养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形成稳定的平衡。这样做能够有效保障养老待遇的购买力。
如果人们采取补缴养老保险的方式,多数人肯定会选择最后几年才补缴养老保险。这实际上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现金流,造成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忽高忽低,难以规划的情况。
第三,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实际上缴纳一年的养老保险,人们回本的时间只有5~9年。这还是没有考虑到丧葬费、抚恤金等待遇的情况下。
现在城镇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即使60岁退休,平均也能领取20年的养老金啊。50岁退休,是30年。
每补缴一年的养老保险,实际上国家养老保险基金就要亏本1~2倍。这还是社会平均工资不变的模型计算出来的。如果考虑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养老保险基金亏的钱数会更多。
所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是不能补缴的。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行了30年。人们有充足的机会会去缴费,自己放弃了,也只能埋怨自己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