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88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每一个政权在建立之初之时,都需要确定一种治国思想,例如秦始皇在建立秦朝之后,便重视法家思想以法治天下,将百姓们束缚在有法律编织的牢笼当中。
因为秦朝的种种苛刻行为使得百姓深受其害,最后在秦朝建立的十四年之后,在多方势力的不断压迫之下,最后付之东流。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也吸取了这一经验。
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希望能够使得中原百姓忘记法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在重视黄老之术之时,也不忘推崇儒家思想,势必要在汉朝引入一种和蔼可亲的气氛。
而这一气氛首先就需要天下百姓尊老爱幼。诚然,在史书当中记载在周朝之时,中国的土地上就已经出现了养老制度的雏形。
朝廷会给老人颁布一系列的优惠性政策,而养育老人的家属也需要尽心竭力,如若出现不忠不孝的情况,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一、汉朝之前的养老制度
在周朝遗留到穆金的历史典籍当中,对周朝之时的养老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记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凡是年过五旬的老者就可以享受福利政策。
众所周知,在周朝之时,百姓们一直生活在困苦当中,无时无刻都遭受着统治者的压迫。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老人们想要过上好日子,简直是难上加难。
但值得注意的是,统治者为了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也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于老人的优惠性政策。最为重要的是,只要百姓尽心竭力的侍奉老人,国家就会免除其徭役,甚至是赋税。
如若家中有一位90岁以上的老人,
全家
都可以得到免优惠性政策。诚然,在春秋战国之时,战争
频繁发生
,但在这种状况之下,各个诸侯国仍旧保持着尊老爱幼的
政治传统
。
二、汉朝的尊老制度
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时便推出了以孝治天下的中心思想,而这一思想的建立,也使得中国尊老养老的制度是登上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随着后世考古学家的不断发现,无数人得知在汉朝之时,就已经拥有了老年人保护法。
在这则保护法当中详细规定,如果年轻人无缘无故的殴打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的话,就会被判处此人犯了弃市之罪。随后此人便会在人群窜动的闹市之中,当众被执行死刑。
在汉文帝统治汉朝的这段期间,又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相应的完善。汉朝政府会定期对汉朝80岁上的老人予以慰问,并每个月会赐予他们相应的粮食。90岁以上的老人则会得到布匹以及棉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文帝之所以会下发如此优越的政治性政策,便是为了在整个汉朝社会当中建立起一种尊老养老的中心思想。与此同时,汉文帝也考虑到在整个执行过程当中会有部分胆大的官员阳奉阴违。
所以在对老人下发物资之时,中央也会派出一位监视地方官员的手下。在汉武帝统治中国的这段期间,又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相应的完善。
生活在汉朝之时的老人,不仅可以得到物质上的优待,还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尊重。从总的来说,汉朝之时颁布的有关于养老尊老的政治政策,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三、汉朝之时有关老人的法律
汉朝统治者能够切实提高老人的社会性地位,也会对其颁布一系列的物质性象征,比如说无病无灾者,在没有任何犯罪前科的前提之下,只要超过70岁,就可以得到朝廷的一系列优待并被赋予鸠仗。
鸠仗在汉朝之时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任何人只要见到了拿着鸠杖的老者,就相当于看到了皇帝一般必须对其毕恭毕敬,不能与其有任何言语上的冲突。
除此之外,拥有鸠仗的人也可以拥有一系列的政治性特权,比如老者可以享受减免摇曳赋税的特权。持有鸠杖的老人在见到官府的官员之后,也不必对其行拜见之礼,而且可以肆无忌惮的走在街道之上。
除此之外,拥有鸠仗老人的家人也可以得到政府的一系列优待。凡是老人家所耕种的田地,所经营的店铺,都可以得到减免赋税的待遇,甚至一些孤苦无依的老人也可以去售卖酒。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朝之时,酒是国家的专卖品,其他百姓是没有任何资格去出售酒的。众所周知,老人在年老之时也会触犯到法律。但凡是70岁以上的老人在触犯法律知识都会得到一系列的优待。
而那些无故殴打持有鸠仗老者的人就相当于触犯了皇权。毕竟鸠杖是皇帝亲自赐予这些70岁以上老者的,殴打了持有鸠仗老者就相当于殴打了皇帝,所遭受的惩罚也是十分惨烈的。
汉朝颁布的养老政策,其中心思想便是为了推广汉朝的百姓们可以善待老人,使整个社会当中营造一种尊老养老的中心思想。在汉朝建立之后,中国其他的封建王朝也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相应的延续。但可惜的是,真正能将这一思想的运用到其中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对于后市的历史剧家来说,在汉朝生活的老者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