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安徽日报」
养老服务行业由于需求快速增长,被视作朝阳产业。但这样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不仅不在年轻人心仪的就业范畴内,还有大量年轻人在入行后产生“离开”的念头。有调查显示,从全国养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学生到岗第一年流失率可能达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70%甚至更高。
明明是朝阳产业,却遭遇夕阳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杂、易受气受委屈,收入却不高。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调查显示,2020年度养老护理员税后工资收入平均数为4985元/月,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老年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专业性不足、养老行业职称体系不完善,职业上升路径不明晰,也阻碍了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供需不匹配影响着养老机构的经营运转,老龄化社会低水平运行等问题,让本想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政策更好落地实施,必须先打破养老行业人才壁垒。养老护理员从业门槛低,但专业技能要求高,只有业内人才水平提升了,才能带动行业不断进步。如何吸引“后浪”加入“银发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一些年轻人凭情怀理想入行,但要留住人才,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待遇,加强培训,打通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发展的上升渠道,提供可预期的职业规划及持续激励机制,让年轻人看到“银发产业”的希望,才能走出养老服务低端化发展的怪圈。前不久,省民政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培养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省内遴选10所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省级培养基地,遴选5所养老护理员省级实训基地,加大养老服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将为年轻从业者创造更大提升空间。
以科技力量打造朝阳产业,也是留住人才的良方。随着养老需求日益多样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健康追踪、社交互动、自助出行、紧急救助等方面需求,还可促进养老行业向精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养老服务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让人才有获得感、成就感、认同感。当养老服务成为技术含量较高、收入不菲的体面工作,就能吸引更多新鲜血液,弥补养老护理人才缺口。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全社会的期盼。探索“银发产业”健康发展之路,多措并举提高职业吸引力,让年轻人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银发产业”才能迎来真正的“朝阳”时期。 2021-09-06 00:00:00:0■ 韩小乔85651910https://szb.ahnews.com.cn/ahrb/content/202109/06/c856519.htmlhttps://szb.ahnews.com.cn/szb/content/202109/06/c856519.html31“银发产业”呼唤更多“后浪”/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