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生活报」
王伟宏
5年前,肝癌还没有缠上我,我也没有结束北漂生活。那时候,还没有与旺财分开,每天晚上都会和她去稻香村厂区那条宽宽的胡同散步。那时候,旺财是北京一家养老院的院长,我们经常聊她的工作。当她很得意告诉我养老院的服务多么规范、一日三餐如何花样繁多时,我常说,仅仅照顾好老人,远远不够。
往小了说,老人虽然住在养老院,但不是来住院的,无论你怎样无微不至,都难以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愉悦。他们或许会很感激,但不会产生由衷的快乐。我常和旺财说,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要带领老人们做些事情,他们才会快乐。
一周前,我坐公交车坐过站了,下车往回走,在中山路六顺街附近看见一支阵容庞大的民乐队,玩得那个嗨呀。我录了视频发给女儿,留语音说,我希望以后的养老院就是这样一些人,一起住,一起玩,其乐融融。这才是快乐的养老生活,可能是一群乐手,也可能是一群画画的。如果是乐手,就叫艺术团,如果是画画的就叫画家村,如果是一群写诗的,就叫诗人院。怎么样?看到诗人院三个字有没有想起疯人院?
女儿看了视频,回复道:这团配置挺齐全呀,大提琴都有。这是个正经的业余团吧,还知道在笛子前面支一个麦。看来女儿对他们的评价还不错,老了的时候,我可以考虑参照这个视频组建一支老人团。入团要求是必须住团,费用可以很低,但要参加训练和演出,创造些收入补贴养老院的支出。
未来的市场,一定是细分的,养老院自然也会细分再细分。人以群分,一个养老院是一个群类,每个群类都过着他们想要的生活,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是不是给天堂都不换?相信是的,真不换。
前几天,去道外的一家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站规模不小,条件很不错。与负责人韩总聊得很开心,他是个有追求的人,很有想法,也恪守原则,坚守底线。不知道他的哪句话,让我产生了这样一些想法,养老机构肩负的是什么?是老人们的托付。老人们托付的是什么?是余生。当一群老人把余生托付给你的时候,作为养老机构,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规划老人们的余生?关于养老行业,我积累了太多的想法。我把其中一些想法说给韩总后,他愉快地表示接受,并愿意与我合作推进。
我进一步思考,老人们的余生里,有哪些要素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有哪些愿望还没有实现,哪个愿望是此生必须完成的?养老院能够做些什么,是否可以帮助老人做一个余生规划,然后一项一项地去帮助老人实现愿望,让更多人的此生变得圆满。让更多人的葬礼,演奏的不是哀乐,而是《朋友,干杯》或者《欢乐颂》。悼词里的不幸逝世,换成此生圆满结束,亲友悲痛的场面切换成祝贺和羡慕的场面。不留遗憾地离世,真的是难得的圆满,了却所有愿望的人,才能了无牵挂地离世。这差不多是每个人的梦想吧。
我真的希望,养老院是这样的,不仅是一个照顾老人的地方,更是一个有生活的地方。任何情况下,人都不能停止生活地等待结束。哪怕只剩下三天,也要有模有样地活着。 2021-09-05 00:00:00:05144810http://epaper.hljnews.cn/shb/pc/con/202109/05/content_51448.htmlhttp://epaper.hljnews.cn/shb/pad/con/202109/05/content_51448.html12我希望养老院是这样的……/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