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老年时报」
本报讯 (记者许 鑫)9月1日,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处在市失智老人康复中心,举办第二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天津赛区市级公办养老机构选拔赛,最终6名养老护理员脱颖而出,获得参加全市选拔赛资格。
本次参赛代表队由市退休职工养老院、市养老院、市听力障碍康复中心(第三老年公寓)、市肢体残疾康复中心(第五老年公寓)、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各自推荐4名养老护理员分别组队参赛。选拔赛以《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依据,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两部分,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人文关怀素质。
经过一天的角逐,来自市肢体残疾康复中心的护理员宋娇,以93.93分的成绩获得本次比赛第二名,今年34岁的宋娇在一线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已有4年时间,对于这份职业她认为很有成就感。“护理员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每天和老人在一起,通过细心的护理让老人开心,自己也会很开心。”提到本次比赛,宋娇认为加大人文关怀的考核是一大亮点。“往年的比赛更注重操作的技术性考核,而今年加入了人文关怀的考核,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护理考核的技术动作,同时还要有语言交流,体现护理时对老人心理层面的关怀。”
天津市养老院的李燕获得本次选拔赛的第一名,她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已有近10年时间,曾获得第九届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三等奖。她告诉记者,取得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后,曾在三甲医院当过护士,但工作一年多后就通过考试进入天津养老院成为一名最基层的护理员。李燕说:“当时家里人也不理解我的决定,但我觉得自己的专业更适合为老人服务,老人们也需要更专业的服务。而且近两年,国家对养老行业越来越重视,护理员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渐提升,我觉得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本次“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比赛方式,既展示了公办养老机构一线养老护理人员的工匠精神和敬业风采,又达到了“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的目的。希望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激发广大养老护理人员学技能、强服务、比贡献的热情,多措施、多方式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激励人才,促使越来越多技能精湛的民政护理人员不断涌现,助力民政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