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确是一个大市场。但同样,养老产业也是一个需要公益投资为主体的市场。
昨日,偶然看了一则广告,是关于爱尔兰投资移民的:移民爱尔兰有两种途径,100万欧投资移民和40万欧捐赠。其中,100万欧爱尔兰投资移民项目被固定在养老院投资板块,40万欧捐赠被固定在艺术、体育、健康、文化、教育领域的社会福利机构。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即国际养老产业的运作模式是否值得借鉴?
强制性要求某些投资倾斜于养老产业这个观点,是否可以认同为国家推动养老产业一项主要举措?
养老产业推动是依赖商业运作多一些?还是需要以公益投资为主体?
回头看国内养老产业发展。2.0时代,养老产业一步步崛起,尤其是15年《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促进政策的出台,一时间,貌似民政、公益基金、民营等多重投资并举,民营资本介入养老产业投资活跃。但,6年发展下来,成绩可佳,但商业运营效果却是褒贬不一,民营养老项目整体亏损现象尤为严重。
目前,某些专家,依然不能静心思考,仍然不负责任地在振臂高呼:“养老产业市场巨大……老龄化人口高达3亿……投资养老产业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最正确的选择。”
深有启发的是:
9月1日,领袖在ZYDX(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时提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他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
他提到:有的年轻干部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走不出“文山会海”,习惯“关门决策”,即使走进百姓家里,却板凳嫌“脏”、菜饭嫌“差”,没法“心”到基层;有的满足于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
其实,我们一些专家学者何尝不是如此呢?
试问:你的言论及调研依据是否经得起论证?你的调研,是“关门决策”,还是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
说句实话,本人也未大量投入调研时间,只是针对本人所在地养老产业发展呈一时之快。
以本人所在城市而言。目前,养老产业商业化运营比较成功的主要集中三大市场。一是项目发起直接面向失能、失智老人的刚性需求性项目。二是深处旅游城市而开发的暂住型旅居养老项目。三是家居养老服务项目及社区养老活动中心项目易受欢迎。
至于普众型养老院、敬老院项目,大众市场需要的是低价格、好服务的项目。而这一类投资,真心是各有各的经营困难和投资无奈。而原因归结起来无非是投入大收益小的问题。
本人了解到,近几年,需求人群最广,经济条件最难跟上的,普众型养老院、敬老院投资反而呈现萎缩之势,而这类投资独独依靠民政部门和公益组织,显而是不行的,这便成了瓶颈问题。所以,开篇本人便介绍了爱尔兰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举措,以便抛砖引玉。
目前,智能养老辅助性服务产业,在5G、大数据时代下亦开始大放异彩。如,一时无两的机器人伴侣,机器人佣人等等或可研发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