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本该是享儿孙福的时候,有儿孙,过着自己的晚年生活。可是,成都有一位71岁的老太太,不仅没有子女抚养,反而连住在自己家里都被挑三拣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刘老太太的儿女都去哪里了呢?
原来啊,71岁的刘老太太是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的,所谓养儿防老,两个女儿出嫁了,住到她们家里自然不太习惯。况且在以前,刘老太是和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的。
只是这个情况在20年前发生了一些变化。20年前,刘老太的丈夫去世了,去世了以后,刘老太觉得自己孤苦伶仃的,不愿意这样过一辈子,于是没过多久就改嫁了,改嫁了随着新的丈夫生活。后来,新的家庭出了一些问题,兜兜转转的,刘老太又自己回来了,想要在晚年和儿子生活在一起。
早年原本和儿子儿媳妇生活在一起,本来就积累了一些矛盾,现在刘老太回到自己家里,儿子和儿媳妇不干了。2020年,刘老太回到自己家中,准备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却遭到了儿子一家的强烈反对。
刘老太感到很委屈,怎么回到自己家里也不行了呢?对此,儿子和儿媳妇也觉得很委屈。儿媳妇表示,当时刘老太太改嫁是老伴去世没过多久的事情,她觉得老人改嫁太快了,就像是想要马上开始新生活一般,原来的公公才去世7天,刘老太就直接离开这个家去找新的男人。那个时候正是孩子需要人带的时候,儿媳妇认为刘老太的这种做法很不负责任。而现在说回来就回来,好像这个家来去自由,现在没有人照顾她了,就回到家里,想要我们照顾她。
对此,刘老太也有自己的说法,自己改嫁确实是想要个男人照顾自己,但这个出发点是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可是在外面生活一段了时间,自己想要回到自己的家怎么就不可以了呢?况且当初回到家里是想拿户口本房产证用于结婚的,但遭到了儿子儿媳的阻拦,不然也许就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不给他们拖后腿了。
刘老太太的老家不能说富裕,就是那种农村的老式房屋,只有一层楼,里面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是厨房、卧室、客厅等,外面是砖块盖的,里面刷漆重新装修过。因为在农村,附近邻里关系都还比较好。所以其他邻居也知道刘老太家里的事情。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刘老太想要从大门进去房屋居然都被禁止。也就是说,每次刘老太都要从一条泥泞的小路去到自己的房间,如果从正门进去,儿媳妇就会用那种嫌弃的语气辱骂刘老太,将她赶走。
更令人不解的是,儿子和儿媳妇还断水断电,完全不管刘老太的日常生活。现在水电算是基本需求,可是他们对刘老太这么决绝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有一次刘老太想要上厕所,进了儿媳妇房屋里的那个厕所,刚准备推门,孙女就把她拦住,说不允许进。厕所都不能用,刘老太只能借邻居外墙的小地方,搭起一个私密的地方用来解决。
明明在一个房屋下,刘老太和她的儿子一家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事情呢?为什么闹到如此不可开交的地步呢?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刘老太的儿子儿媳妇一家对刘老太有很大的怨气,并不想花钱赡养刘老太。儿媳妇认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刘老太对她很是苛刻,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刘老太有一口水井,据儿媳妇的描述是刘老太不允许儿媳妇用井水,所以现在,她也不想刘老太用自来水。并说,如果刘老太想去用井水也可以自己去打。
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可以理解,那么刘老太的儿子究竟是什么态度呢,为什么儿媳妇如此刁难婆婆,自己做儿子的却不管呢?可事实更令人寒心,刘老太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含辛茹苦带大的儿子竟然会在自己的家中辱骂她,动手打她,甚至和儿媳妇一起欺负她。都说不要娶了媳妇忘了娘,可社会上还真有这样的儿子,为人软弱,不制止媳妇的恶劣行径,也不抚养自己的父母。放眼望去,老屋的室内有些东西摔落在地,这说明双方不仅言语上有冲突,甚至还动手了。这样事情愈演愈烈,连邻居都看不下去了。而且从舆论来看,大家都是比较心疼就老太太的,大多数都认为刘老太儿子一家处理问题比较极端。
有的邻居认为,就算刘老太年轻的时候刁难媳妇确实不对,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以德报怨而不是斤斤计较去报复一个老人,停水停电更是不对了,赡养老人本来就是义务,虽然儿媳妇没有义务赡养刘老太,但不能阻止刘老太的儿子去尽赡养义务。试想一下,住在一个没水没电没有厕所的房间里,生活如何自理?好在有好心的邻居帮刘老太接了水电,厕所问题也解决了,但是无法解决的是他们的核心矛盾,即刘老太的儿子没有履行赡养义务。
好说歹说不听,刘老太也多次找村里的干部来调节问题,希望拿到自己的房产证和这些年来儿子应该出的费用。刘老太心想,如果能够拿到补偿,自己也可以单独生活,不去打扰他们。可是,调解也进行了很多次,但儿子和儿媳妇的态度都比较坚决,儿子虽然同意拿出房产证,但每次要拿的时候就遭到了儿媳妇和孙女的阻拦。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刘老太最终选择和自己的儿子对薄公堂,希望通过法律的判决来解决问题。虽然在法庭上对峙好像显得很无情,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不是真的没有办法沟通,想必刘老太也不会做到这种地步的。刘老太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只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能够每个月每个人出300的抚养费,就是这每个月300,刘老太的两个女儿都同意了,但儿子表示不同意,认为自己给不了那么多。
刘老太的儿媳妇也认为,自己家里条件不算太好,每个月出不了多少钱,毕竟自己经济负担也挺重的。原来,儿媳妇一家,只有儿子有工作,儿媳妇在家带孩子,除去社保和日常开销后根本剩不了多少钱。后来,经过法院和刘老太的儿子协商,最终判决儿子每月出100的生活费。都说判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可是刘老太也没有收到儿子的钱,不仅如此,儿子对于自己的态度也越来越差了。
一个家庭幸福与否,也要看做儿女的是否孝顺老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悲剧的发生,也许刘老太的儿子应该想想在以前条件更加不好的时候,自己的母亲是怎么把他养大成人的,现在母亲年纪大了,需要他们的照顾了,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把自己的母亲推开。如果不能承担起赡养义务,也应该至少好好对待老人,因为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你们觉得呢?
刘老太想要在自己家里上厕所的时候,居然都被孙女阻拦,也许孙女还小,有些行为她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相信读过书的孩子也都知道要对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孝顺,不知道她长大以后会不会觉得后悔呢?再来看刘老太的儿媳妇,一直将年轻时候自己嫁过来遭遇的不好对待记在心里,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依旧没有释怀,想要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可是能够进一家门成为一家人也是一种缘分,有些东西也有放下会更好呢?
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如果真的属实也能够理解,但穷并不是不赡养老人的借口,况且儿媳妇一直拿刘老太没有照顾孙女说事,好像老人没有帮忙照顾孙女,现在她就不愿意赡养老人,这也是不对的。不管怎样,老人已经71岁了,未来也不知道还能够活多久,真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好好抚养老人,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同时也是给自己的后代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不知道大家作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