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服务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月入7000存款为0,准备40岁回乡下养老,可行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9 22:44:55   浏览次数:1268  发布人:b3fd****  IP:223.213.26.***  评论:0
    导读

    「今年30,月入7000,积蓄为0,准备40岁的时候回乡下养老,可行吗?如果活到70岁的话,期间的这三十年需要准备多少流动资金才够呀?」这是上周我在豆瓣看到的一则帖子。不少豆友跟帖表示,自己也想这么干。这些年,农村发展越来越好,农村生活看起来也比过去便利了许多。在我们想象中,这样的生活既没有城市的逼仄感,还能给自己一次「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想想就挺美的。不过,看到好处的同时,我们当然也要看到决策



    今年30,月入7000,积蓄为0,准备40岁的时候回乡下养老,可行吗?


    如果活到70岁的话,期间的这三十年需要准备多少流动资金才够呀?」


    这是上周我在豆瓣看到的一则帖子。不少豆友跟帖表示,自己也想这么干。


    这些年,农村发展越来越好,农村生活看起来也比过去便利了许多。


    在我们想象中,这样的生活既没有城市的逼仄感,还能给自己一次「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想想就挺美的。


    不过,看到好处的同时,我们当然也要看到决策背后的机会成本。当我们逃离城市的时候,这些机会成本可能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算一算。




    01


    看到这则帖子时,我调研了一圈周围的同事,她们当中不少人在老家有山头、有树林、有鱼塘……


    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当你想回老家生活的时候,你留恋的是什么?


    她们中有的说是乡间大别墅,有的说是猫狗双全的生活。


    不过有一个答案,我认为最贴切:自由。


    在多数人的想法里,自由意味着可以“从组织中解放出来”:


    不用再绞尽脑汁完成KPI,不用再为上涨的房价感到焦虑……


    而当我们谈到城乡差异的时候,也经常会将房价、人口这些绝对值拎出来对比。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喜欢往大城市迁移?


    我认为有这样2个原因:


    1. 城市的人均产出更高




    你可以将农村和城市想象成是A企业和B企业。


    比如,A企业每天能挣10000元,B企业每天能挣8000元。


    乍听下来你可能以为A企业比B企业好,但事实上,A企业只有10个人,人均产出1000元,而B企业只有4个人,人均产出2000元。


    所以,当你将城市和农村做对比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对比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


    2. 城市的效率更高


    大城市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口流入,正是因为他们有机会在大城市里获得更高的人均产出。


    而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是因为大城市效率比农村高得多。


    大城市用健全的系统,为生活提供更多方面的便利,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就像那句俗语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这座城市发展的背后,是整个地中海文明的发展。


    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罗马这座城市就能供养更多的人,并且让每个人都生活得很好。




    02


    回想起我当时离开五线城市来上海的时候,正是因为上海的「好东西」太多了。


    无论你是喜欢逛商场,还是喜欢泡图书馆,这座城市里,永远不乏和你喜好一致的年轻人。


    而设施齐全的商场、图书馆等等这些「好东西」,背后的成本是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分摊的。


    记得之前我的一个朋友跟我吐槽说,在城里养娃太贵了。在她下意识里,养娃等同于烧钱。


    但她忽略了,在城市中,有不少「好东西」是不需要花钱的,或者说,不需要花太多钱。


    就拿小棉花就读的某公立幼儿园来说,每月225元的学费,就能念上一所环境不错、师资不错的幼儿园,这些也都是大城市背后的隐性福利。




    图片来源:小棉花就读的某公立幼儿园


    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用她们的努力工作,按月给城市贡献一部分收入,换来了漂亮的路灯、养眼的花草、设施齐全的图书馆等等。


    在成为家长之后,还有两项你非常在意的「好东西」,也有许多人在和你分摊,那就是,医疗和教育。


    所以,当我们思考是否要逃离一座城市时,我们更应该去看到城市运作的整个系统,包括这个系统背后的生命力。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就像是工作细胞,用我们的努力生长换来了城市不断生长的骨架,而这座城市能否成长为「血肉之躯」,又对我们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最后,说回这位豆友的提问。


    如果你也正在考虑回农村,在做决定前,可以先问自己这么3个问题:


    1. 你的收支结构健康吗?


    从这位豆友帖子内容来看,目前应该工作了5年以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务打理意识。所以,30岁了,积蓄仍然是0。


    而理想中的在城市里有一套小房子收租的模式,如果是在人口没有流入的城市,通常来说,租房市场不会太好,也就可能遭遇时有时无的境地。


    没有房租的生活,准备用什么来换取必要的生活开支呢?


    2. 你对当地的政策足够了解吗?


    虽说和过去相比,农村已经被建设得越来越好,但农村的土地、户籍政策和城市相比,还挺不一样的,建议提前做些了解。


    比如,有豆友提出的,农村房子不能买,没有产权等等,这些信息,准备得越全面越好。


    3. 计算一下到40岁,到底要准备多少钱。


    有时候,假想退休,是个好习惯。


    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你的财务、工作甚至生活,都会逐渐带你走向这个答案。


    结合这位豆友目前的年龄和收入来计算,假设40岁要在市区买上一套小房子,保守估计得准备40万。(*以房价5000元/平米,80平米来计算)


    假设从现在开始,每年工资增长10%,她能强制储蓄下10%,离40万也仍然有25万左右的缺口。


    这25万,要么想办法每月多存一些,要么再努努力,提升主动收入。


    这还仅仅是买房这么一件事,都没考虑退休后的资金缺口。


    30岁的黄金年龄,用努力的汗水来换取退休后的岁月静好,或许更值得。


    如果有时间的话,你也不妨算一算,现在离你向往的生活,还有多少距离?


    好了,关于农村生活背后的机会成本,今天就和你聊到这儿。


    如果你意向挺明确的,不妨花上1个月,真的去到农村里待一阵,看看真正的农村生活,是不是你向往的生活?




    图片来源:简七·豆


    在舍弃了城市效率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我们学会更多样的能力,帮助自己回归自然。


    面对全新的生活方式,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在留言区聊聊你的看法。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启发,也请点个「赞」鼓励我,以后我们还可以再聊一聊。


    晚安~


    本文首发简七读财






    (ID:jane7ducai)





    每天一个理财小知识,让理财更简单,人生更自由。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b3f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