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服务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废物式养老”,正在毁掉大量老年人的养老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0 09:44:37   浏览次数:1267  发布人:6e2d****  IP:117.173.61.***  评论:0
    导读

    「来源: |万象APP ID:wanxiangapp」来源 | 格物读书ID | gewuliangzhi作者 | 三三“妈!洗碗了!”你能想象,这是一个教授吃完饭后对自己80岁母亲说的话么?“世上怎么有这样的不孝子!”事实并非如此,洗碗是教授每天给母亲“特地安排”的。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这样解释到:“母亲即使老了,但在她眼里,儿子永远需要她的帮忙。让她洗碗,她就会感到被需要,一整天就会过得充实。”

    「来源: |万象APP ID:wanxiangapp」




    来源 | 格物读书


    ID | gewuliangzhi


    作者 | 三三


    “妈!洗碗了!”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教授吃完饭后对自己80岁母亲说的话么?


    “世上怎么有这样的不孝子!”


    事实并非如此,洗碗是教授每天给母亲“特地安排”的。


    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这样解释到:


    “母亲即使老了,但在她眼里,儿子永远需要她的帮忙。让她洗碗,她就会感到被需要,一整天就会过得充实。”


    深以为然。


    很多人都知道要孝敬老人,但却矫枉过正。


    把老人当成没有自理能力,需要年轻人包办一切的“废物”,以为只要给老人吃好喝好,满足生活物质和安全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孝顺。


    殊不知,这种“废物式”养老,其实是对老人生活的一种绑架。




    废物式养老,是对老人最大的羞辱


    特蕾莎修女说过:“孤独和不被需要的感觉是最悲惨的贫困。”


    人年纪大了,最害怕的不是老去,而是老无所用。


    对老人来说,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但只要自己还有用,还能发挥余热,生活就依然有奔头有意义。


    生活中,很多儿女们都觉得,让老人们安享晚年,就是让他们“享福”,什么也不让他们干。


    可老人不是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儿,也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废物。


    你表现出来的“废物式”养老,是对他们最大的羞辱。


    在年轻人的观念里,老人们总有种种不符合时代的缺点。


    根据最新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有将近2亿老人没接触过网络。


    在这个逐渐网络化的时代里,没接触过网络,无疑意味着被时代所抛弃。


    可真的是这些老人不愿意学么?


    曾有一项老人学习智能化的调查表示:近八成老人愿意学,而九成以上年轻人不愿耐心教老人。


    这就是现状。更可悲的是,当老人想要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时,却常常被看作“不省心”。


    综艺节目《少年说》里有个片段:


    一名少年站在高台上对自己的姥姥喊话:


    “姥姥你已经不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了,你都70多岁了,能不能让我们省点心,别起早贪黑出去工作了?”


    姥姥问他:“你觉得70岁的人应该做什么呀?”


    少年说:“在家带娃、出门遛弯,实在不行搓个麻将跳个广场舞也挺好。”


    老人在他们眼里,也就只能做这些事情了......


    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


    可对这些被儿女当作废物的老人们来说,却是伴子如伴虎。


    什么都不会的老人们,只能看着儿女的脸色过日子。


    在儿女的嫌弃与不耐烦里,老人们活成了一只小心翼翼的刺猬。


    电影《后来的我们》里有这么一幕:


    父亲不会用新电视遥控器,便让儿子林见清教他。


    一遍又一遍后,林见清不耐烦了,扔下遥控器冲父亲嚷嚷:“我都和你说了一百次了。”


    父亲无奈握着遥控器:“算了,不学了。”


    故事的最后,父亲去世了,到死也没学会怎么用新电视。


    老人只是老了,他们并没有错,更不该像废物一样被“羞辱”。


    子女们的不乐意、不耐烦,让老人们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这就是废物式养老的日常。


    可他们的生活本不该这样。






    真正的尊重,是倾听老人的想法


    之前大连地铁上的“硬核老人”在朋友圈刷屏了。


    一直以来,在公交、地铁上给老人让座,都是达成共识的行为。


    而76岁的刘增盛,却要与这个“习俗”对抗。


    头发花白的他在地铁车厢里拉着扶手,斜挎布包,站的笔直。


    在他的腰部,挂着一个LED显示牌,“勿需让座”四个字分外显眼。




    刘增盛说,不是老人就需要让座,身板硬朗的,80岁也可以不让座。


    但如果有需要,即便是年轻人,也该给他们让座。


    他做这件事,并不是希望所有老人效仿,凡事要讲究量力而行。


    他更想传递的,是一种老人和年轻人互相平等,互相理解的理念,不需要被区别对待。




    “废物式”养老,总把老人捆绑在世俗的偏见里,却忽略了他们的真实感受。


    之前杭州一位“金牌红娘”金大姐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说,


    六七十岁这一批老头老太太的婚恋事宜,她碰都不敢碰。


    为什么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子女们普遍反对。


    金大姐说,在她从业多年的“资料库”里,子女找过来帮父母找伴侣的,一个都没有,


    反而是那些在父母明确表示再婚意愿之后,还坚决反对的子女,一抓一大把。


    这无疑是老人们的一种悲哀。


    有很多人,反对父母再婚的说辞之一,是: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谈什么感情,羞不羞?


    可设身处地的想想,感情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一个人不管到了多大年纪,渴望感情,依然是天性。


    再者说,儿女们整天忙于工作,每天能真正抽出陪伴老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晚年的他们,需要陪伴,渴望追寻自己的幸福,做子女的又有什么理由去反对呢?


    《礼记》上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意思是,真正的孝道,是让父母开心,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


    真正的尊重,是用心倾听老人的真实想法。


    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和刻板印象去绑架老人,你口中所谓的“为他们好”,说不定会毁掉他们幸福的晚年。






    不服老,才能绽放自己的光彩


    塞缪尔厄尔曼说:“岁月让人衰老,但如果失去激情,灵魂也会苍老。”


    年龄老不是真的老,服老才是真的老。


    废物式养老,剥夺了老人们和年龄对抗的自由。


    人不该活在年龄的枷锁里,老年人也可以是人群中最闪亮的星。


    有一部公益短片《梦骑士》,影片里的主人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17位不老骑士。


    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89岁,最小的72岁,平均年龄81岁。


    而且其中有2位曾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听器、5位有高血压、8位有心脏疾病、每一位都有关节退化的毛病。


    然而,他们却心怀梦想,环绕宝岛台湾历时13天,走过1139公里。


    他们做到了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做到的事,这份勇气与对生命的热爱值得很多人学习。


    青春对任何人都没有设限,人老了依旧可以生机勃勃。


    抖音上有位酷爷爷诺敏·何,他的生活让年轻人看了都非常羡慕。


    因为他是坐在飞机上展示生活的。


    他会驾驶飞机去看天鹅,会在草原上空飞翔,俯瞰到草原上的羊群时,会产生相当羊倌的念头。


    会在沙漠上空飞行,一边给观众展示乌海市新修的黄河大坝,一边科普黄河水位变化后乌海湖形成的原因。


    每个视频结束时,他都会喊一句“哈哈,我是诺敏·何”。


    在他的声音里,你听不到沧桑,在他的视频里,你能看到生命的力量。




    老年人的生活充满着无限可能,老人们也不该被世俗的偏见所捆绑。


    朝气蓬勃的只能是年轻人么?人老了就应该死气沉沉么?


    当然不!


    身体可能会老去,但青春躁动的心却可以保持。


    为什么要服老?


    老年人照样可以活得异常精彩!




    白居易有一首诗: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老年,只是一种年龄上的划分,并不是生活方式的界限。


    3条建议,送给不愿被“废物式”养老绑架的老人们:


    1,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


    人老了真的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吗?


    不尽然。年龄无法定义你,只有你自己可以!


    84岁的钟南山,依然在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奋斗。


    沃克森夏安纳曾说:五十岁时,你开始厌倦世界;六十岁时,却是世界厌倦了你。


    一个人真正老去,不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而是因为他内心承认自己老了。


    被局限的,从来都是思维,而不是年龄。


    不管活到什么年纪,都要保持一份热爱;不设限的人生,才能活得精彩。


    2,不要活成子女的附属品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父母和孩子是独立的两个个体,不应该相互捆绑。


    赵朴初先生说过:


    “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




    凡事都围着儿女转,不仅自己活的不舒心,有时还会惹儿女嫌弃。


    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到老了也该拥有自己的人生,彼此成全,不要活成子女的附属品。


    3, 不要被“废物式”养老绑架


    俞敏洪曾说:年龄越大的人越固执。


    老人晚年要想幸福,离不开一个清醒、明事理的头脑。


    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才是晚年幸福的保证。


    孩子们忙于工作,你可以和志趣相投的老友们,开启抱团养老的同居生活。


    觉得哪都不去没意思,你可以旅行养老,将以前想去的地方全部去个遍。


    为什么非要在儿女养老里局限呢,靠自己也可以活出晚年的精彩。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不设限的自我!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e2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oy3.com All Rights Reserved.